通常高層剪力墻的變截面做法是變墻厚,,有沒有改變墻長的,?我在結構群里問了不少人,,好象沒人做過,。可我對規(guī)范的理解是:1,。規(guī)范對剛度比的限制,,因為下部是作為上部結構的嵌固端,所以通常要求下部的結構剛度不小于上部的,;2,。結構越往上,地震力越小,,需要的剛度也可以相應減?。?,。墻長變短,,剛度減小,自重減輕,,地震力均會相應減?。凰晕矣X得墻長可以減小,,當然是在滿足規(guī)范的前提下,,希望能有高手或者做過的朋友能談下經驗,,能指點一下,。
剪力墻該在什么位置變截面.rar
剪力墻變截面時的表示方法:比如地下室250厚,一層200厚,,,,,在一層的梁板圖上是不是要表示成250厚剪力墻空心,,200厚剪力墻實心
一棟30層的框剪結構,,樓電梯間剪力墻核心筒底層350厚,,柱截面由軸壓比控制,,每5層變一次截面,剪力墻截面往高處逐步減為300,,250,,200,160厚,,剪力墻應該在什么位置變截面,?
剪力墻結構上部為200厚1800長,在底部需要加厚變成300,,甚至上部200厚2400長,,在底部加厚變成300,軟件都認為是短肢剪力墻,,這種情況大家都是怎么處理的呢,? 最關鍵是這種2400長的剪力墻邊緣構件配筋超大。配筋率2.4%,,但是奇怪的是,。如果把剪力墻厚度改為250或者把剪力墻長變成2500,剪力墻邊緣構件配筋率以下就變成了1.0%,,感覺PKPM怎么這么傻瓜呢,,落差這么大。 大家在工程中通常怎么做的,?難道不管邊緣構件的配筋信息,。直接構造配嗎? 下面是計算結構貼圖,,大家討論討論[ 本帖最后由 romantic2015 于 2013-1-20 23:58 編輯 ]
以前在施工單位看到框架柱鋼筋由于施工誤差或錯誤,,導致鋼筋在模板外面,不能關模,,而施工單位一般的做法就是把柱鋼筋在根部掰彎,,然后強行關模,如下圖所示: 同時又看到另一個剪力墻變墻厚度時,,比如地下室層高5.5米,,墻做到300mm厚,地上一層層高突然變成3米,,墻厚只用做到200mm,,施工單位的做法,如下圖所示(注意豎向鋼筋收截面的斜段是在樓板澆好的板面以上):
v1.0 2012.2.15~2012.3.14首次發(fā)布,,程序主要功能如下:1 剪力墻自動配筋計算及繪圖2 配筋要求及配筋結果信息實時顯示3 自動計算體積配箍率4 支持使用者對配筋結果進行修改5 暫時僅支持T型,、L型、C型,、Z型及一字型墻肢截面的配筋目前僅支持AutoCAD2008及2010,,下載附件后請按幫助文件說明聯(lián)系作者獲取注冊碼,,謝謝。最新修改,,可支持CAD2006本帖于2012.3.31關閉,。[ 本帖最后由 aircd 于 2012-3-31 10:31 編輯 ]
剪力墻結構,、截面尺寸選擇剪力墻的截面尺寸按下列要求確定:(1) 按一、二級抗震等級設計的剪力墻的截面厚度,,底部加強部位不應小于層高或剪力墻無支長度的1/16,,且不應小于200 mm;其他部位不應小于層高或剪力墻無支長度的1/20,,且不應小于160 mm,。當為無端柱或翼墻的一字形剪力墻時,其底部加強部位截面厚度不應小于層高的1/12,;其他部位不應小于層高的1/15,,且不應小于180 mm。(2) 按三,、四級抗震等級設計的剪力墻的截面厚度,,底部加強部位不應小于層高或剪力墻無支長度的1/20,且不應小于160 mm,;其他部位不應小于層高或剪力墻
1 .剪力墻與鋼筋混凝土壓彎構件相比有何特點,?在剪力墻內,各種鋼筋的作用如何,?需要進行哪些計算與驗算,? 答:墻體承受軸力,彎矩和剪力的共同作用,,它應當符合鋼筋混凝土壓彎構件的基本規(guī)律,。但與柱子相比,它的截面往往薄而長(受力方向截面高寬比遠大于4),,沿截面長方向要布置許多分布鋼筋,,同時,截面剪力大,,抗剪問題較為突出,。這使剪力墻和柱截面的配筋計算和配筋構造都略有不同,。在剪力墻內,,由豎向分布筋和受力縱筋抗彎、水平鋼筋抗剪,,需要進行正截面抗彎承載能力和斜截面抗剪承載能力計算,,必要時,,還要進行抗裂度或裂縫寬度的驗算。剪力墻必須依賴各層樓板作為支撐,,保持平面外穩(wěn)定,。在樓層之間也要保持局部穩(wěn)定,必要時還應進行平面外的穩(wěn)定驗算,。 2 .如何判別剪力墻的大,、小偏心受壓? 答:與偏心受壓柱類似,,在極限狀態(tài)下
高規(guī)7.1.2條第款抗震設計時,短肢剪力墻截面的全部縱向鋼筋的配筋率,底部加強部位不宜小于1.2%,其他部位不宜小于1.0%.我問了幾位同行,他們都說這里的全部縱向鋼筋是指邊緣構件的縱向鋼筋與墻身豎向分布鋼筋之和那為什么JQL模塊中短肢剪力墻墻身豎向分布鋼筋配筋只是按不小于0.2%或0.25%配置,僅僅是邊緣構件按1%或1.2%配置請各位幫我解惑
在GB50011-2001中,,關于剪力墻端住,約束邊緣構件的端柱長寬尺寸要滿足剪力墻墻厚的兩倍,。詳GB50011-2001 圖6.4.7,。構造邊緣構件的端柱長寬尺寸在GB50011-2001里面沒有詳細表述,詳圖6.4.8,,只有一個面積Ac.這個Ac要滿足什么情況也沒說,。 在JGJ3-2002中,對約束邊緣構件端柱的表述和GB50011-2001中基本相同,,詳7.2.16,。對構造邊緣構件的端柱,有更詳細的表述,,詳7.2.17,,其中Bc和Hc到底要滿足什么情況卻沒有介紹。 那么到底構造邊緣端柱的尺寸是僅僅只需要滿足框架柱的要求呢,?還是需要滿足約束邊緣構件端柱的要求,? 有高手在請詳細作答,有規(guī)范條文要求的,,最好不過,。 謝謝各位了。
[code]砼規(guī)6.2.19條和高規(guī)7.2.8條關于計算公式有疑問,?砼規(guī)6.2.19條Nsw和Msw前為+號,,而高規(guī)7.2.8條Nsw和Msw前為-號,有點疑惑,,哪位大俠能給小弟詳細講一講,,先謝謝了。
本帖最后由 dbjlsxz 于 2013-4-19 20:25 編輯 剪力墻與鋼筋混凝土壓彎構件相比有何特點,?在剪力墻內,,各種鋼筋的作用如何?需要進行哪些計算與驗算?答:墻體承受軸力,,彎矩和剪力的共同作用,,它應當符合鋼筋混凝土壓彎構件的基本規(guī)律。但與柱子相比,,它的截面往往薄而長(受力方向截面高寬比遠大于4),,沿截面長方向要布置許多分布鋼筋,同時,,截面剪力大,,抗剪問題較為突出。這使剪力墻和柱截面的配筋計算和配筋構造都略有不同,。在剪力墻內,,由豎向分布筋和受力縱筋抗彎、水平鋼筋抗剪,,需要進行正截面抗彎承載能力和斜截面抗剪承載能力計算,,必要時,還要進行抗裂度或裂縫寬度的驗算,。剪力墻必須依賴各層樓板作為支撐,,保持平面外穩(wěn)定。在樓層之間也要保持局部穩(wěn)定,,必要時還應進行平面外的穩(wěn)定驗算,。
excel計算表格,可用于計算混凝土鋼板剪力墻斜截面承載力
現(xiàn)有一個項目,,由于首層為半地下室,,嵌固端設在地下室頂板,覆土在首層頂板,,1200厚,。首層高6000,由于覆土和室內外高差造成塔樓位置高7500,,二層為住宅標準層3000,,首層高7500,按1/16高度剪力墻厚度450,,二層為了保證剛度比不小于50%二層3000高取250,,問題來了,剪力墻厚度變化有硬性要求嗎,,以前都是按構造縮小截面,,一般一次減小截面50-100,現(xiàn)在一次減了200有問題嗎
在框架剪力墻結構中,,兩端都與剪力墻相連的梁(剪力墻沒有開洞,,梁是按照框架梁來輸入的),,并且梁的跨高比小于5,請問各位前輩,,判斷剪力墻的截面類型時,是按照兩片整截面墻,,還是按照墻體開洞,,通過判別α和ξ來確定墻的截面類型。
適用于老虎板王畫完邊緣構件以后,,核對詳圖與平面圖的尺寸是否一致
先給各位大佬看茶 8度區(qū)12層住宅無地下室,,甲方為了剩公攤,電梯井位置比較靠外,,方案本來就不怎么規(guī)整,,墻布置的也不是很均勻; 電梯井靠外側的200墻一二層抗剪截面不夠,,加厚至250仍無效果 N-WC=6 (I=1000050 J=1000071) B*H*Lwc(m)=0.20*2.60*4.40 Cover= 15(mm) aa=200(mm) Nfw=2 Nfw_gz=2 Rcw=30.0 Fy=360 Fyv=360 Fyw=360 Rwv=0.30 砼墻 加強區(qū) **(組合號:32) 截面不滿足抗剪要求 V/b/h0=2.81>1/γre*0.15*βc*fc=2.53
在計算相關剪力墻的問題的時候,,會涉及到剪力墻截面有效高度hw0,hw0=hw-as’,。很多相關參考書都是給一個as’的值,,可是相差很大。請問有沒有相關規(guī)定,,可以確定as’的值,?
《高》7.2.11條中的A值(剪力墻截面面積)的計算問題:T型、L型剪力墻截面的翼緣寬度如何確定,?肯定不是有多寬取多寬,,可是一直未找到規(guī)范中對此取值的規(guī)定,在何處,?
剪力墻變截面
剪力墻變截面專題,,為您提供剪力墻變截面相關的專業(yè)交流帖進行參與,歡迎您參與剪力墻變截面 相關的專業(yè)交流討論,,更多剪力墻變截面相關內容請訪問
土木在線論壇相關帖子
分享用戶量
下載熱度
相關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