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專家: 我有個問題請教一下各位,,比如磚混結構中構造柱的設置,,以素混凝土條形基礎上是磚基礎然后是地圈梁,構造柱的錨固,,施工圖上沒有明確說明是錨固在素混凝土里面,,還是錨固在地圈梁里面,在結構設計上有什么要求,,請各位專家給以指導,。謝謝!
論文簡介:磚混結構由于材料來源廣泛,,施工工藝簡單,、施工快,具有良好的耐火性,、耐久性和隔聲,、隔音等優(yōu)點在我國仍被廣泛采用,特別是在中小城市的民用及公共建 投稿網友:xiaozhu_pipi123 上傳時間: 2013-08-05
墻長大于5米時,,墻頂與梁(板)宜有鋼筋拉接(98ZG003中同時說明----當頂部拉結施工有困難時,,可在砌體填充墻中設置構造柱,間距<=5米),; 當墻長大于層高2倍時,,宜設構造柱; 墻高超過4米時,,半高或門洞上皮宜設置與柱連接且沿墻長貫通的混凝土現(xiàn)澆帶. 另外,,在砌體構造規(guī)范中還有以下幾種情況需設構造柱: 1,,墻體轉角; 2,,砌體丁字接關處,; 3,通窗或者連窗的兩側,; 1 圈梁 圈梁是沿建筑物外墻四周及部分或全部內墻設置的水平,、連續(xù)、封閉的梁,。 1.1圈梁的作用 1.1.1增強砌體房屋整體剛度,,承受墻體中由于地基不均勻沉降等因素引起的彎曲應力,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和減輕墻體裂縫的出現(xiàn),,防止縱墻外閃倒塌,。 1.1.2提高建筑物的整體性,圈梁和構造柱連接形成縱向和橫向構造框架,,加強縱,、橫墻的聯(lián)系,限制墻體尤其是外縱墻山墻在平面外的變形,,提高砌體結構的抗壓和抗剪強度,,抵抗震動荷載和傳遞水平荷載。 1.
砌體規(guī)范8.2.9 第三條 組合磚墻砌體結構房屋,,應在縱橫墻交接處,、墻端部和較大洞口的洞邊設置構造柱,其間距不宜大于4m,。各層洞口宜設置在相應位置,,并宜上下對齊;砌體規(guī)范10.2.4 表10.2. 4 磚砌體房屋構造柱設置要求 房 屋 層 數(shù) 設 置 部 位 6度 7度 8度 9度 ≤五 ≤四 ≤三 樓,、電梯間四角,,樓梯斜梯段上下端對應的墻體處;外墻四角和對應轉角,;錯層部位橫墻與外縱墻交接處,;大房間內外墻交接處;
構造柱圈梁
磚混結構地下室外墻為混凝土擋土墻,,內墻未粘土磚墻,。外墻設置鋼筋混凝土構造柱,施工中能不能先澆筑外墻和構造柱,,預留拉結筋后砌內墻,。很多工程這么做,設計單位也同意。
磚混結構的7層小樓,,構造柱與圈梁是柱包梁還是梁包柱1——6層與7層頂板有什么不同嗎,?我們這里監(jiān)理說頂層要和基礎一樣梁包柱?不明白,,希望有高手給解釋下?。?!
老師您好,!想問一下小區(qū)的圍墻原來高2米多差不多3米,180厚的MU10磚墻,,現(xiàn)在要把墻的兩邊都砌平,,把構造柱藏在墻體里面,與墻同寬,。那構造柱的結構配筋有什么要求,?
圖紙要求門洞旁邊要設置抱框,、轉角的地方要設置構造柱,如圖所示,,應該設置一個大的構造柱,,還是設置一個抱框和一個構造柱,有啥依據,? ,??,?
幫我看看構造柱設置是否過密,?哪些地方可以取消構造柱,?這是建筑圖。
在磚混結構設計中,,有個別位置的構造柱設置上,,本人和總工有點小小分歧。請各位大俠給予指點迷津,,最好能說明原因,。具體位置詳圖粉紅圈的位置,灰色墻線,青色門洞線,。萬分感謝
關于自己以前所以獲得問題。徹底解決,、此文轉摘,。感謝原作者。A.《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11》答疑摘錄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 王亞勇 戴國瑩編若多層砌體房屋中設置了鋼筋混凝土構造柱和圈梁,,當構造柱與圈梁邊緣對齊時,,施工時哪部分的鋼筋放置在最外側?對于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當框架柱和框架梁邊緣對齊時,,一般將柱主筋放置在外側,梁縱向鋼筋緊貼柱主筋的內側穿過,。而對于多層砌 體房屋,,為了使圈套梁充分發(fā)揮其對結構構件的約束作用,當構造柱與圈梁邊緣對齊時,,一般將圈套梁的縱向鋼筋放置在最外側,,構造柱 主筋從圈梁縱向鋼筋的內側穿過。B.梁包柱,。構造柱的鋼筋錨固有這樣的規(guī)定:上下錨入梁內要保證一定的長度,,這個長度就是圖紙要求的錨固長度。構造柱的作用主要是加強建筑物的剛度,,不是承載構件,。邢臺地震后,,構造柱的采用在我國得到了很大的推廣,。C.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的施工工藝標準上有這么一條:圈梁和構造柱交叉處,圈梁鋼筋宜放在構造受力鋼筋內側,。重點就是一個“宜”字,。D.柱穿梁,即梁
對于于抗震設防烈度不大于9度的自承重和承重的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結構的構造柱設置,。需要設置構造柱的部位有樓梯間,、電梯間、斜樓梯上下端墻體,、外墻四角,、縱橫墻交接處,、內外墻交
現(xiàn)在手里有個工程,,六層住宅樓,,是磚混結構(不是框架結構),底層架空層2.2米高,,五層標準層+躍層,。最底層為車庫,在進戶門與走廊處設一構造柱240*240mm,,配置4根d12二級鋼筋,,一邊與墻體連接,3邊獨立(見照片),。 現(xiàn)在想請教各位大俠,,這樣的構造柱能否承受以上六層加屋面的荷載啊,?會不會有安全隱患?。课铱戳吮容^不放心,,所以特來提請大家討論,,還請各位不吝賜教,小弟不勝感激,。
磚混結構女兒墻構造柱設置間距是多少,,4米,還是多少,,記不清了,出在哪本規(guī)范 ,,謝謝大俠們
磚混結構是指磚墻承重墻+鋼筋混凝土樓板,。無論是任何結構下的構造柱都不,!單!獨,!承重(構造書原話),。只是一個箍的作用加固房子。現(xiàn)在解釋“不單獨承重”這個問題,。因為構造柱和圈梁的配筋是固定的,,不納入結構計算里,沒有這幾條構造柱和圈梁,房子也能妥妥的完成承受荷載的任務,。至于受力嗎,?會!1,、框架或者半框架結構中,,結構柱和結構梁是計算過配筋的,承受荷載的任務他們來承擔,。構造柱和圈梁主要是加固填充墻,,填充墻超過一定的長度和高度的時候就要加。蓋房子的過程是整棟樓的框架完成了,。然后再做填充墻,。填充墻完成了。再澆筑圈梁和構造柱,。構造柱&圈梁和框架梁柱是會碰到的,。看圖:①當無混凝土墻(柱)分隔的直段長度,120(或100)厚墻超過3.6m,,180(或190)厚墻超過5m時,,在該區(qū)間加混凝土構造柱分隔;②120(或100)厚墻 當墻高大于3米時,開洞寬度大于2.4m時應加構造柱或鋼筋混凝土水平系梁;③180(或190)厚墻 當墻高大于4m,開洞寬度大于3.5m時應加構造柱或鋼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附上四張圖:圖1圖2圖3 這張我是覺得特別有趣,,構造柱的模板,。哈哈圖4.BTW,填充墻和框架之間的連接,。如
.可在砌體填充墻中設置構造柱,,間距<=5米,;當墻長大于層高2倍時,宜設構造柱,;墻高超過4米時,,半高或門洞上皮宜設置與柱連接且沿墻長貫通的混凝土現(xiàn)澆帶.另外,在砌體構造規(guī)范中還有以下幾種情況需設構造柱:1,,墻體轉角,;2,砌體丁字接關處,;3,,通窗或者連窗的兩側;一,、圈梁的設置1.外墻和內縱墻的設置:屋蓋處及每層樓蓋處均設,。2.內縱墻的設置:地震裂度為6,、7度地區(qū),屋蓋及樓蓋處設置,,屋蓋處間距不應大于7m,,樓蓋處間距不應大于15m,構造柱對應部位,;8度地區(qū),,屋蓋及樓蓋處,屋蓋處沿所有橫墻,,且間距不應大于7m,,樓蓋處間距不應大于7m,構造柱對應部位,;9度地區(qū),,屋蓋及每層樓蓋處,各層所有橫墻,。3.空曠的單層房屋的設置:磚砌體房屋,,檐口標高為5~8m時,應在檐口標高處設置圈梁一道,,檐口標高大于8m時應增加圈梁數(shù)量,;砌塊機料石砌體房屋,檐口標高為4~5m時,,應在檐口標高處設置圈梁一道,,檐口標高大于5m時,應增加圈梁數(shù)量,;對有吊車或較大震動設備的單層工業(yè)
1.磚混中構造柱所起的作用.2.磚混中構造柱的配筋是按計算還是構造.3.PKPM建模時是否將構造柱建入.個人意見:1.磚混結構中構造柱具有保暖、支撐,、抗震等重要作用.2.對于6度區(qū)及不設防的建筑物的部分構造柱可按構造要求,,如果是7度區(qū)以上,需要計算確定.對于建筑物中由于洞口較大,,墻體局部承壓不夠,需要借用構造柱的支撐作用時需要計算確定.3.PKPM建模時視情況而定,,對只需要構造要求的枸造柱不建,,對計算確定的,建入,。
磚混結構大梁下,當加墊塊也不能滿足砌體局部承載力的要求時,,是否可以增添構造柱來滿足,?若是可以的話,構造柱應該怎么處理,?是按構造要求,,還是通過計算確定?再者,,這種構造柱的基礎是否需要特殊處理,?有好多的疑問,情高手不吝賜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