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目前正在做化工廢水芬頓的調試,,目前進水量為20m3/h,COD為10500,,出水COD 8700,有以下問題想請教下:1,、硫酸亞鐵和雙氧水的添加順序,,有說同時添加的,也有說先加硫酸亞鐵,,過十幾分鐘后加雙氧水,,有什么區(qū)別嗎?我們調試時,,廢水中先加入雙氧水,,并沒有明顯現象,然后再逐步加入硫酸亞鐵,,水樣立刻反應,,先是變成淺紅,然后隨著硫酸亞鐵的增多,,紅色越來越濃,,可能是反應越劇烈了吧,需要不??諝鈹嚢?,不知攪拌多長時間合適呢,就是說進行芬頓反應時,,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反應完全,? 多長時間雙氧水才能耗盡,以不影響后面的COD測定呢,?(目前水的顏色為暗紅色)2,、芬頓尺寸為4mX2mX3m,共4格,加藥后4個池子水的顏色應該是一樣的還是前面顏色深點,,后面出水池子顏色淡點,效果更好,? 3,、最主要的就是雙氧水和硫酸亞鐵的投加量,按目前的20m3/h,COD為10500,,該怎么計算投加兩種藥劑的量,?如果小試,已COD去除率為標準計算投加藥劑還是其他指標4,、芬頓反應PH控制在3-5,,用什么來調節(jié)PH值,目前項目中沒有調節(jié)P
芬頓反應有沒有什么進水要求,? 比如說COD范圍,,BOD范圍,B/C大小,,等等,。 具體有個垃圾滲濾液,COD5000,BOD2500,SS500,氨氮800,,TP18.7,,TN10000,這個水可以直接上芬頓嗎,?
各位大神,,我最近在做一個芬頓的調試,流程是加酸條PH3-4,,后加入硫酸亞鐵和雙氧水反應2-3個小時,。再加堿調PH到10.5(除鎳),加入PAC和PAM混凝沉淀后回調PH到中性,。發(fā)現出水呈淡黃色,。有誰知道是什么原因。有什么辦法處理,。謝謝了,!
絮凝劑的反應機理和條件
(1)由于極大多數防水材料只適宜于做迎水面防水施工,,故水泥基滲透結晶型防水材料是混凝土結構背水面防水處理的理想材料。其作用機理是“滲透功能”,,通過混凝土的毛細管來密實混凝土結構達到防水抗?jié)B的效果,,是這種材料具有的獨特性。(2)游離氧化鈣和濕氣是水泥基滲透結晶型防水材料的兩個重要工作(反應)要素,。鑒于游離氧化鈣遍布在混凝土中,,而任何混凝土結構只要滲漏水就有濕氣,。可見這兩個條件極易具備,。(3)濕氣,、游離氧化鈣和承壓漿體中的化學物質是水泥基滲透結晶型防水材料結晶形成并增長的基本條件。濕氣和游離氧化鈣這兩個要素,,如果在混凝土的毛細管中始終存在,,則水泥基滲透結晶型防水材料的結晶形成會不間斷地進行。若兩個要素缺一,,則化學反應中止,,而活化了的結晶體潛伏在混凝土的毛細管中。一旦滲漏水再次侵入混凝土,,則活化了的結晶體會恢復結晶體增長的化學反應過程,,不斷填充混凝土中的毛細通路,從而使混凝土致密,,增強了抗?jié)B性能。
新手,,求教,。1、想做芬頓反應的小試,,硫酸亞鐵加入時,,是配成溶液后加呢還是直接加入固體硫酸亞鐵,若加溶液型的,,硫酸亞鐵不是比較容易被氧化嗎,?難道每次現用現配?難不成要加固體的硫酸亞鐵,?2,、反應完成后,加入氫氧化鈉調節(jié)pH至堿性后,,還需要加絮凝劑嗎,?加什么呢?不加的話對小試有影響嗎,?
公司前段時間上了一套催化氧化處理系統(tǒng),,處理高COD的含S廢水,但是感覺調試人員確定的加藥量不合適,,水量Q=10t/h,總水量約100t,COD2500mg/L,,去除率要求60%,我們使用的是硫酸亞鐵+雙氧水+PAC+PAM,,請教下有高手能幫計算下嗎,?萬分感謝,!
芬頓反應是一個非常難控制的反應單元,,費用也比較高,在做芬頓反應時,,加綠化亞鐵和雙氧水在加酸,,會將反應的顏色退去?,?,?加氫氧化鈉后顏色又恢復?,?還有,,先加酸再加試劑有時會有乳白色的物質生成?芬頓反應的顏色特別奇怪,,不知道啥原因,?我們計劃將芬頓停掉,讓通過氣浮的水直接進入生化池中,,這樣會不會對COD氨氮總磷指標產生影響,?? 求助,,謝謝
芬頓 PH 5 左右 硫酸亞鐵與雙氧水 1:1 投加 反應時間90分鐘,。沉淀反應池有大量小氣泡,PH 8~~9 形不成礬花,,請高手賜教,,謝謝!
FBR系列非均相芬頓流化床反應器
前輩們好,!我課程設計第一次接觸芬頓氧化這種工藝,,打算處理100噸每天的高濃度有機廢水,COD和氨氮濃度都很高,,能找到的資料很有限,,想請問一下芬頓反應中構筑物設計的問題 在芬頓氧化塔里的污水反應完成后,應該會有鐵泥產生,,不知道是從哪里排泥呢,?我找了好幾張圖紙都沒看到塔里的排泥口,難道是因為形成的絮凝體太小了隨著出水一起出去了,?然后經過絮凝以后到沉淀池沉淀下來,?還有就是沉淀池的設計計算需要懸浮物濃度的數據,但是我SS一開始濃度比較低,我想請問在芬頓氧化完了以后再到沉淀池,,它的懸浮物濃度會有一個上升的過程嗎,?
新手,求教,。1,、想做芬頓反應的小試,硫酸亞鐵加入時,,是配成溶液后加呢還是直接加入固體硫酸亞鐵,,若加溶液型的,硫酸亞鐵不是比較容易被氧化嗎,?難道每次現用現配,?難不成要加固體的硫酸亞鐵?2,、反應完成后,,加入氫氧化鈉調節(jié)pH至堿性后,還需要加絮凝劑嗎,?加什么呢,?不加的話對小試有影響嗎?
想請教各位大神:芬頓塔中硫酸,、雙氧水和亞鐵的加藥怎么投加,?向了解在哪里投加藥劑才能夠實現快速、充分地反應和藥劑投加量是最省的,?
現向各位大神請教下:我做芬頓試驗結速后,有國標法在對水樣進行COD測定時,,向水樣中加入重鉻酸鉀,,水樣變成黑色了,這是為什么呀,?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芬頓反應調節(jié)PH、投加雙氧水,、硫酸亞鐵反應后,,氫氧化鈉的用量如何計算?除了考慮中和反應后出水的氫離子,反應后的Fe+3是按全部與氫氧化鈉反應形成氫氧化鐵來計算氫氧化鈉用量,,還是反應一部分Fe+3,,如果是一部分是按多少比例計算,依據是,?
芬頓反應的時候對廢水中的化學物質是否具有反應的優(yōu)先順序,?在處理難降解廢水的時候,,往往提到需要利用芬頓等高級氧化方式來提高可生化性,但是如果芬頓反應有選擇性的話,,芬頓試劑是否也會優(yōu)先同容易降解的物質反應,,那么就有可能導致B/C比沒有提高,反而降低了,?尤其是在面對水質波動,,水中組成物質時常有變化的時候,在實際操作中應該怎樣來控制投加量和反應時間達到提高B/C比的目的,?目前只看到一片論文研究了芬頓反應的選擇性,,而更多的觀點是說芬頓反應不具有選擇性。很多研究芬頓提高生化性的論文也多是在固定水質的情況下進行的,,沒有考慮到實際操作過程中的水質(宏觀和微觀)上的變化,。
最近做的一個芬頓,調PH值到2-3.加入從千分之0.4到5的亞鐵,,再加入千分之1.2到5的雙氧水,,發(fā)現亞鐵和雙氧水比值越大,效果越好,。
有機化學反應機理_周德軍編_化學工業(yè)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