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做的框架結構的樓梯,,審圖辦一直要求按“抗規(guī)”6.1.15條考慮抗震設計,,并參照11G101-2圖集滿足抗震構造要求。但是目前的樓梯形式很難做滑動支座,,況且甲方也不想做滑動支座,,考慮樓梯的地震影響又比較麻煩,不知道各位大神目前是如何處理這種情況的
正在做畢業(yè)設計,關于框架結構考慮抗震時的內力組合還有點不清楚,,公式是 1.2*恒載+1.3*地震荷載,,還是 1.2恒+0.6*活+1.3震 ? 謝謝了,。,。
《既有建筑鑒定與加固通用規(guī)范》
1工程概況 本工程為上海市閔行區(qū)江川文化館改造加固項目,位于上海市鶴慶路366號,。房屋為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地上四層,一層層高為5m,,二、三層層高為4.25m,,四層層高為3.6m,,建筑總高度為17.55m,建筑面積約為6000m2,。本文將結合此工程,,淺談框架結構抗震加固設計。 2框架結構抗震加固設計 2.1基礎加固設計 房屋原結構基礎采用筏板樁基礎,,由于改造后荷載增大較小,,原基
建筑物為18層,現在施工在地下2層柱子處,,本來一根柱子需要42根箍筋,,但是只施工了33道。會對后期建筑質量安全有什么影響,。還有根柱筋中有橫豎二個方向的拉筋,,但是未做,會有什么影響,。麻煩解答,。
接手的是一個框架結構工程(非單跨),最后需要出加固施工圖,。貌似08pkpm加固模塊盜版狗不能用,。有什么辦法解決,或者有替他更好的辦法解決,。能找出薄弱構件且容易出施工圖,。請高手給予幫助,不勝感謝……
本人目前在做一11層框架結構,,7度抗震,,結構超長,共93米,需溫度設縫斷開,,目前建筑給的縫寬為100mm,。本人按高規(guī)計算出抗震縫寬度需要270mm,跟建筑提出要300mm的縫,建筑不同意,,縫太寬,,設縫處不好處理,特別是走廊處,。本人疑問,,此溫度縫是否一定要滿足抗震縫寬度要求?100mm是否可以,,如必須這么寬的縫,,那設縫處一般怎么處理那?請有此經驗的高手指教,!
圖紙簡介: 某小學??蚣芙Y構抗震加固,,節(jié)點詳圖和加固步驟非常詳細。 投稿網友: zhaolong130130 上傳時間: 2013-07-08 <
本帖最后由 tophxl 于 2014-4-5 10:17 編輯 某三層商業(yè)框架,,開間8米,,進深10.5米,層高分別為5.5,5.3.3,,7度區(qū),,加速度0.15g,采用純框架的話,,滿足位移需要很大柱子,,想設置少量抗震墻來增加剛度,即做成《抗規(guī)》6.1.3條所說的設置少量抗震墻的框架結構,。但現在在結構的四角稍微設置了少許抗震墻,,框架部分所承擔的地震傾覆力矩就小于50%了,如果減少墻長,,則位移又不滿足了,,如果增加柱子截面,又違反了做少墻框架的初衷,,請教大俠怎么來解決這個問題,?平面布置:框架部分所承擔傾覆力矩:
基于位移的RC框架結構抗震設計研究
框架結構中柱的抗震構造有哪些措施,? 1)柱截面尺寸:柱的平均剪應力太大,會使柱產生脆性的剪切破壞。平均壓應力或軸壓比太大會使柱產生混凝土壓碎破壞,,為了使柱有足夠的延性,,柱截面尺寸應符合以下要求:柱截面的長邊應小于柱凈高的1/4,且柱截面的寬度不宜小于300mm,;當剪壓比保持較低時,,可獲得較好的延性,為此柱端截面的平均剪應力一般宜小于3N/mm. 2)柱縱向鋼筋的配置:柱中縱向鋼筋宜對稱配筋:為了保證柱有足夠的延性,,柱的最小配筋率必須滿足《抗震規(guī)范》要求,;縱向鋼筋的接頭,一級框架應采用焊接接頭,;二級宜采用焊接接頭,,而底層柱根應焊接;三級可采用搭接,,而底層柱根宜焊接,;直徑大于32mm的鋼筋必須采用焊接。在縱向鋼筋連接區(qū)段內宜加密箍筋,,防止縱向鋼筋的壓曲,增加粘結強度,。 3)柱的箍筋:在地震力的反復作用下,,柱端鋼筋保護層往往首先碎落,這時,,如無足夠的箍筋約束,,縱筋就會向外膨曲,柱端破壞,。箍筋對柱的核心混凝土起著有效的約束作用,,提高配箍率可以顯著提高受壓混凝土的極限壓應變,從而有效增加柱的延性,。因此設計人員應遵照《抗震規(guī)范》對框架柱的箍筋構造要求,。
場地類別為Ⅲ類,,0.15g地區(qū),應按8度采取抗震構造措施,;同時本工程又屬單跨框架,,按規(guī)定,抗震等級應提高一級,。那么抗震等級應如何取值,?抗震等級是按二級計算?還是抗震等級按二級,再提高一級抗震構造措施,?還是抗震等級直接提高到一級計算,?
在日本,一般將樓梯做成鋼結構,,梯板與主體結構鉸接,,由于鋼結構剛度小,變形能力遠大于鋼筋砼結構,,樓梯對主體結構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很容易實現抗震設防的第一目標,也容易實現抗震設防的第二、第三設防目標,。對于消防問題,,他們認為樓梯間可燃物幾乎沒有,自身火災危險性很低,。當樓梯間溫度達到鋼結構強度明顯降低甚至軟化時(一般為150°左右),,人已無法進入樓梯間,所以鋼結構樓梯自身不需要進行防火處理,。 日本的做法在結構上確實解決了樓梯的斜撐作用,但在消防上一方面國內消防部門并不認可鋼結構樓梯不進行防火處理的做法;另一方面上海住宅大火報道中說有人從樓梯跑出來的過程中,由于樓梯扶手(一般為鋼結構)和樓梯踏步(這肯定為混凝土結構)被大火燒熱而把手.腳都燙傷了,從這一實例中也可以看出鋼結構樓梯不進行防火處理似有不妥!
新版11G101-2中提供了供地震區(qū)框架結構使用的ATc型樓梯,這種樓梯明確了應該參與結構整體計算,明確了最小板厚及邊緣構件設置要求,明確梯梁按雙向受彎構件計算(也就是按結構總體分析的結果),但未明確梯板配筋的計算辦法(既是按結構總體分析的結果還是按單個構件計算的結果).ATc型樓梯在表面上似乎滿足了抗規(guī)6.1.15條"對于框架結構,樓梯間的布置不應導致結構平面特別不規(guī)則,;樓梯構件與主體結構整澆時,,應計入樓梯構件對地震作用及其效應的影響,應進行樓梯構件的抗震承載力驗算,;宜采取構造措施,,減少樓梯構件對主體結構剛度的影響"的前半部分要求,似乎是正確的?!但我們認真想一想,就會發(fā)現似乎有些問題:ATc型樓梯相當于在框架結構中加設了一個支撐,只是這個支撐要強于傳統(tǒng)設計的樓梯支撐.由于這個支撐的存在,必然導致樓梯間是整個結構中剛度最大的區(qū)域,從而使樓梯間成為整體結構中的第一道防線,在小震情況下可能不會損壞,那么在中震或大震作用下是否也能保證不損壞呢?很顯然這是不可能的!而這與我們的抗震基本原則是矛盾的,也與我們通常所說的安全島概念是矛盾的.換句話說抗規(guī)6.1.15條的前半部分
抗規(guī)6.1.5條,甲,、乙類建筑以及高度大于24米的丙類建筑,,不應采用單跨框架結構。現在我有一工業(yè)建筑,,現澆混凝土框架結構,,為乙類建筑單層房屋,又不能加柱子,,怎么辦?。看蠹矣袥]有遇到過這樣的問題感謝大家的回答,,總結下來有兩個問題:1,、到底幾層屬于多層,是不是二層及二層以上屬于多層,?2,、假設二層屬于多層,,現有一兩層框架結構房屋(乙類建筑),第一層為多跨,,第二層為單跨,,這種情況是否不滿足規(guī)范要求?[ 本帖最后由 l_yx2005 于 2011-12-14 19:25 編輯 ]
在韓國,,框架結構一般需在樓梯間四周布置剪力墻,,通過周邊剛度極大的剪力墻來削弱樓梯的斜撐作用,同時也實現了將豎向逃生通道做成“安全島”的設計理念,,形成了少剪力墻框架結構或框剪結構,。當樓梯位置合適時,這種布置的結構總造價將低于純框架結構,,一般情況下也不會導致結構總造價的太大變化,。此時剪力墻雖然仍是第一道防線,在中震,、大震作用下仍可能破壞,,但由于剪力墻破壞模式不同于框架柱、斜撐(梯板),,實現第二,、第三設防目標是比較容易的,而且這種結構的抗震性能明顯優(yōu)于純框架結構,。這是非常值得我們借鑒之處,。 這種做法的好處是不必考慮樓梯斜撐對整體結構的影響,樓梯可以按傳統(tǒng)做法進行設計,易于實現抗震設防的三個目標;帶來的問題是當樓梯位置不合適時,將給整體結構帶來較大的扭轉效應,這時剪力墻也很容易超筋.但這種做法確實解決了樓梯的斜撐作用![ 本帖最后由 hyp1962 于 2011-10-21 20:08 編輯 ]
現在做以兩層的框架商業(yè)樓,,柱間距特別的大,當我把柱截面設為400x400時,,柱梁基本已經滿足要求,,然而結構整體在地震情況下的位移不滿足抗震要求,能不能在框架的適當部位增設磚砌抗震墻啊,,我試算了一下,,增設很少的片體磚砌墻就可以滿足抗震要求.也不知道這種做法可以嗎,特拿出來,,希望大家?guī)兔鉀Q一下?。?!當然,,增大柱截面是可以滿足抗震要求的,,然而,我總覺的太浪費,,得不償失?。。,?!
審圖中心提出,抗規(guī)6.1.15 樓梯構件與主體結構整澆時,,應計入樓梯構件對地震作用及其效應的影響,,應進行樓梯構件的抗震承載力驗算。然后,,網上說,, 1.與樓梯構件相連的框架柱、框架梁,,應計入樓梯構件附加的地震內力(尤其是軸力和剪力),;
一個大二小師弟做了個框架結構,因為樓梯間內縮,,所以不規(guī)整(像個凹字),,所以凹進去的地方沒有設置連通的框架邊梁,從結構上說是可以的,。但是他老師硬是要他加梁,。那么豈不是所有框架都要規(guī)整了?其實可以通過調整梁的剛度滿足抗震要求,。他問我我也是這樣認為 的,。請教一下大家。謝謝,!
規(guī)范規(guī)定“置少量抗震墻的框架結構,,其框架部分的地震剪力值,宜采用框架結構模型和框架-抗震墻結構模型二者計算結果的較大值”,。請問對框架部分按純框架模型計算配筋時是否要不剪力墻刪除,,如果要刪除有可能有的控制性參數不能滿足規(guī)范,是否需要調整模型,,使其滿足規(guī)范,?如果需要調整滿足規(guī)范,那也就沒必要設置少量抗震墻了,,疑惑,,等待高手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