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根據03G101-1要求暗柱縱筋如果采用搭接,,需按柱的要求箍筋加密,。例如:縱筋直徑d12,,箍筋間距不得大于5d=60mm,。2. 請問:施工現場是如何規(guī)避這一點的,?1) 按縱筋搭接施工,但不進行箍筋加密,,違反標準圖,,監(jiān)理等不管嗎?2) 按縱筋搭接施工,,但嚴格進行箍筋加密,,與標準圖一致。據說這樣做的不多,。,。。,。,。。,。,。。,。3) 按縱筋焊接,,則箍筋不需要加密,與標準圖一致,。但是“鋼筋焊接規(guī)程”好像是不允許d12的縱筋使用電渣壓力焊,。那么,施工單位是采用的啥焊接,?4)按縱筋機械連接,,則箍筋不需要加密,,與標準圖一致,。造價比較高,這樣做的多嗎?3. 而且,,現在預算單位的計算方法也不同,。有按箍筋加密計算的,也有不按箍筋加密的,。 同樣一個工程,,不同的預算單位計算:每平方米含鋼量可能會有 2~3kg/m2的差別。
如圖所示YBZ-27其中一箍筋與拉鉤加密區(qū)間距為100mm,非加密區(qū)為150mm,,但圖集上沒有對應做法,,加密區(qū)范圍如何確定?
一級抗震結構按03G101-1有關規(guī)定,,對框架梁箍筋加密應按2倍的梁高進行加密,,而施工現場卻按1.5倍的梁高,或者更少,。甲方監(jiān)理在鋼筋驗收的時候也不說這個問題,,我作為施工方,自然也不說,。問題是:最近發(fā)現剪力墻上面有豎向貫通裂縫(其中有一道剪力墻有三道豎向裂縫),從地下二層開始,,一直到作業(yè)層都有,。想問一下,這個裂縫引起的原因有哪些,,與箍筋加密區(qū)不足有關系嗎,?箍筋加密區(qū)不足又會造成怎么樣的后果? 各位高手大蝦們 集思廣益~ 希望有所收獲~
如題,對于剪力墻結構,,由于要多層連續(xù)開洞,,形成連梁,,對于高度比較低,寬度比較小的洞口,,形成的連梁跨高比小于5,,甚至有的連梁高度達到2~3米高,對于這樣的連梁,,箍筋必須按照梁的箍筋配置必須做成2~3米高的封閉箍筋么,?我就是無法想象這么大的箍筋在施工中怎么運輸和施工。還是實際施工中在洞口上下做較小箍筋截面比如500高,,內配連梁縱筋,,然后中間用剪力墻的水平和豎向筋。以前去工地現場沒有注意這么高的連梁是怎么施工的,,因此有這個疑問,,希望大家給解惑。先謝謝了
因為暗梁并不是梁(梁定義為受彎構件),,它是剪力墻的水平線性“加強帶”,。暗梁仍然是墻的一部分,那它的箍筋是不是不應該不考慮保護層的厚度,?請各位行家指明,!
碰見一個工程對量 甲方造價工程師認為 暗柱除了搭接部位箍筋按規(guī)范加密外,其余部分,,如柱腳和柱頂離板面500內不加密 ,,11G101里的61頁 62頁說的加密是怎么理解呢 各位造價高人 是如何處理這個問題的 這個位置的剪力墻柱加密有沒有確切的依據內?求助啊
請教大家1,、剪力墻的端柱,、暗柱等墻柱,箍筋需要加密嗎,?(圖紙上箍筋只標明一種間距@150,是否不用加密,?)2,、剪力墻墻身的拉筋是否在暗柱內也要布置,?
本工程是剪力墻結構的,,請問,,暗柱的箍筋和框架柱的一樣嗎?存在max(500,柱長邊尺寸,,Hn/6)的加密范圍呀。
請教各位剪力墻身縱向鋼筋搭接范圍內的箍筋間距是否需要加密,?如需要,,加密區(qū)域請指教。非抗震區(qū),。[ 本帖最后由 fooldogking 于 2009-8-5 10:47 編輯 ]
現在有一個剪力墻結構,抗震等級4及,按高層規(guī)范要求他的底部加強區(qū)的構造暗柱配箍筋為 " 最小直徑6’最大間距200"我看他pkpm的計算文本文件中一般取的計算結果是6@200,直接按這個構造了.但他的計算結果圖形中又在每個暗柱旁寫了體積配箍率0.8%應該是程序按照B及高度的要求用特征系數0.1算的這個0.8%,A及高度程序也用了這個,那這樣很多暗柱按那個6@150配就不能滿足這個體積配箍率?,暗柱尺寸是400X250,箍筋是3X2型6@150如下圖:體積配箍率=3.14*3*3*(400*2+250*3)/400/250/150=0.29%<0.8%一般4及抗震的箍筋到底是按這個0.8%配還是按最小直徑最大間距配呢?請教大家
剪力墻構造邊緣構件的縱筋采用10個的,,10個的鋼筋連接方式目前都一般采用的搭接,,采用搭接連接后,邊緣構件的箍筋在搭接范圍要加密到5d,,(11G101-1第54頁,,5d及100較小者)也就是50,這樣邊緣構件的箍筋間距,,圖上雖然是150或200,,但綜合搭接區(qū)箍筋加密,算下的箍筋個數比全部加密到100的個數還多,,箍筋所占的量很大,。本人覺得[size=18.3999996185303px]11G101-1第54頁對梁柱問題不大,但對剪力墻構造邊緣構件不是很合理,。咨詢過幾個施工方的技術總工,,現場縱筋搭接區(qū)全部按100加密,,根本沒管5d的事。
問題補充:如圖,圖紙中梁的中間一段標注了箍筋加密,,那么兩端是否還需要進行加密?同時,,根據梁的集中標注,,箍筋的加密區(qū)與非加密區(qū)間距均為100,那么是否是全段加密,,如果是全長加密,,為什么又要在梁的中間一段標注加密區(qū)呢?
圖紙上沒有顯示要加密
普通剪力墻結構中,,構造邊緣構件配置箍筋,規(guī)范沒有配箍特征值要求,,是否可以按構造來做,?PKPM軟件計算結果是按配箍特征值為0.1來配的,感覺有點大,,不知道怎么來處理,,求高手指點。
減少連梁斷面到400高了,,還是超筋,有的說可以不用管它,,但看到紅色還是感覺怪怪的28層框架剪力墻結構,,只有中間6~13超,其它都不會
7度設防,18層,,框剪結構,,用satwe得到的剪力墻暗柱水平箍筋直徑18,,怎么這么大,什么原因呢,?墻后厚度200,,加強層250,是墻太薄了嗎,,還是平面的問題,,建筑方案腰太細,抗扭不利,。小弟不知怎么辦,,請高手指教?。,。?/p>
比如一四級抗震,,剪力墻構造邊緣暗柱計算出水平分布筋為HAshw=H1.0(計算間距200mm),1,、請問這時剪力墻構造邊緣暗柱箍筋配多大?。咳襞?@200,,正好,,50.3*2=100.6.我的算法正確嗎?2,、剪力墻構造邊緣暗柱箍筋面積包含拉筋面積嗎,?
1.規(guī)范對短肢剪力墻的軸壓比和縱筋配筋率都有明確的規(guī)定,但是箍筋沒有說明,。不知道如何做比較合理,,請指導2.嵌固端在地下室頂板時,地下室部分算不算約束邊緣構件,?有沒有相關說明
問題補充:在畫圖時遇到一個問題,,就是剪力墻在約束邊緣構件旁有一小段設置了加密區(qū),這一部分要怎么畫上去啊,,如圖,,斜線區(qū)為加密
討論一下純剪力墻結構的構造邊緣構件箍筋是不是可以直接取規(guī)范最小的要求(比如三級剪力墻用D6@150和D6@200)而不用管PKPM的配箍率計算結果0.68%(C30,1級鋼箍筋,,配箍特征值0.1)高規(guī)7.2.17-4 要求,,復雜高層,,混合結構,框架剪力墻結構,,筒體結構,,B級剛度的剪力墻結構,配箍特征值不小于0.1,,但對于純剪力墻結構卻沒有提及,。而PKPM電算,不管是什么結構,,只要是剪力墻的構造邊緣構件,,都按0.1的配箍特征值去計算體積配箍率。大家覺得純剪力墻結構是不是可以不用管PKPM的電算結果,,比如三級剪力墻,,直接將加強區(qū)的箍筋做成D6@150,其他部位的箍筋做成D6@200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