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做穿層柱(剪力墻)的時候配筋控制是按照正常層高和兩倍層高來取大值,,但是參數(shù)并沒有按照兩倍層高來。但始終覺得是不太妥的,。 如果僅僅是局部一兩顆柱子(剪力墻)存在穿層柱,,在長細比(柱),,高厚比(墻)控制在一定范圍內再加上配筋按照兩層控制,即使參數(shù)不按兩層來也不會有太大問題,。但是如果穿層柱(剪力墻)的面積占整個平面的1/4或者更多的時候又該怎么控制參數(shù)呢,?按兩層來進行控制參數(shù)的話必定參數(shù)是通過不了的。而且?guī)矶囗棾蕖?望大師們解答,。
短肢剪力墻的設計與研究
1. 6度區(qū),,高層結構剪重比高規(guī)里面沒有明確的規(guī)定和要求,我們應該怎么樣控制剪重比呢,?2. 6度區(qū),,三級抗震時,剪力墻軸壓比也沒有明確的規(guī)定,,我們一般控制在什么范圍之類比較經濟合適呢,?謝謝大家
框架和剪力墻的抗震設計
大家在這里曬曬吧,把自己的心得和困惑寫寫,,互相幫助解答一下,。我以前做的都是磚混結構,剛開始接手剪力墻,。我自己的心得嗎就是用梁分割板,,分割成矩形。和磚混一樣,。其他的沒有了,。困惑到有,剪力墻結構洞如何布置,?墻肢超過8米,,設結構洞??山Y構洞大小,,位置該如何定?我見同事做的結構圖,一道墻并不是都是混凝土剪力墻,,有一部分是填充墻,。這是怎么回事?請大家?guī)兔獯?。也請大家把自己的疑惑寫下來?/p>
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優(yōu)化:1,、剪力墻結構體系的優(yōu)缺點2、剪力墻結構體系的選擇3,、剪力墻邊緣構件配筋
剪力墻下樁基設計,,視上部主體結構的荷載大小與單樁豎向承載力取值決定。1,、單樁豎向承載力能滿足墻下條形布樁,,設置條形承臺梁,則做到重心,、形心,、樁合力重合比較容易,同時傳力也比較直接,,整體性好且經濟節(jié)約,。2、單樁豎向承載力無法滿足墻下條形布樁時,,可分兩種情況:一)形成墻下獨立承臺,此方式要做到重心,、形心,、樁合力重合則比較困難,此時應按《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第8.5.4條驗算偏心豎向力作用下的樁基承載力,,同時應加強獨立承臺間的拉梁剛度,。二)樁筏基礎,筏板為豎向力轉換厚板,,基礎整體性好但鋼筋及混凝土用量大幅度增加,,同時設計須控制的指標較多,豎向力整體平衡與局部平衡(局部平衡應高度重視),,筏板的抗沖切與抗彎計算,,筏板的整體彎曲應視上部結構的整體剛度進行驗算(個人認
論文簡介:【摘 要】本文對高層剪力墻連梁的破壞機理及對剪力墻抗震性能的影響進行了分析,為抗震設計中存在的相關問題提出了解決方法,。 投稿網友:wukangzhen 上傳時間: 2013-10-11 <
最近做了一個43層超限住宅,,平面L型高度129米。過省里面專家會專審的時候,,專家組意見要求底部加強區(qū)范圍的剪力墻抗彎,、抗剪按照中震不屈服設計,關鍵薄弱部位的剪力墻抗彎抗剪按照中震彈性設計,。問題是如果按照彈性不屈服計算,,剪力墻邊緣構件暗柱配筋需要7,、8萬平方毫米的配筋,比正常小震下翻了快10倍,,暗柱只能加型鋼來替代大部分鋼筋抗彎,。我們院里的總工也是省專家組成員,他認為加強區(qū)剪力墻只要保證中震抗剪不屈服就足夠了,??催^一些資料,一般這種保證中震彈性的結構基本上是做到180到200米的結構才需要,。對于此問題各位大俠對此怎么看,?求賜教教!
本帖最后由 結設是藝術 于 2014-6-7 11:29 編輯 短墻肢并非短肢墻,,前者短后者卻稍長,。 短墻肢設計如框柱,短肢墻兩端應加強,。<
本帖最后由 建筑結構協(xié)會 于 2014-6-18 16:48 編輯 (1)短肢剪力墻是指墻肢截面高度與厚度之比為5~8的剪力墻,; (2)高層建筑結構不應采用全部短肢剪力墻的剪力墻結構; (3)短肢剪力墻較多時,,應布置筒體(或一般剪力墻),,形成短肢剪力墻與筒體(或一般剪力墻)共同抵抗水平力的剪力墻結構。 短肢剪力墻的界定方法 規(guī)程相關規(guī)定:《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guī)程》第7.1.2條規(guī)定了高層建筑結構不應采用全部短肢剪力墻的剪力墻結構,。短肢剪力墻較多時,,應布置筒體(或一般剪力墻),形成短肢剪力墻與筒體(或一般剪力墻)共同抵抗水平力的剪力墻結構,,并且應符合一系列規(guī)定,。第7.1.3條規(guī)定了B級高度高層建筑和9度抗震設計的A級高度高層建筑,不應采用第7.1.2條規(guī)定的具有較多短肢剪力墻的剪力墻結構,。
本帖最后由 建筑結構協(xié)會 于 2014-6-18 16:49 編輯 短肢剪力墻與異形柱結構受力分析與設計 異形柱隨著人們對住宅,,特別是高層住宅平面與空間的要求越來越高,原來普通框架結構的露梁露柱,、普通剪力墻結構對建筑空間的嚴格限定與分隔已不能滿足人們對住宅空間的要求,。于是在原有剪力墻的基礎上,吸收了框架結構的優(yōu)點,,逐步發(fā)展形成了能適應人們新的住宅觀念的高層住宅結構型式,,即“短肢剪力墻結構”和“異形柱框架結構”型式。 1 短肢剪力墻結構 短肢剪力墻結構是指墻肢的長度為厚度的5-8倍剪力墻結構,,常用的有“T”字型,、“L”型、“十”字型、“Z”字型,、折線型,、“一”字型。 這種結構型式的特點是: ①結合建筑平面,,利用間隔墻位置來布置豎向構件,,基本上不與建筑
1 .剪力墻與鋼筋混凝土壓彎構件相比有何特點?在剪力墻內,,各種鋼筋的作用如何,?需要進行哪些計算與驗算? 答:墻體承受軸力,,彎矩和剪力的共同作用,,它應當符合鋼筋混凝土壓彎構件的基本規(guī)律。但與柱子相比,,它的截面往往薄而長(受力方向截面高寬比遠大于4),,沿截面長方向要布置許多分布鋼筋,同時,,截面剪力大,,抗剪問題較為突出。這使剪力墻和柱截面的配筋計算和配筋構造都略有不同,。在剪力墻內,,由豎向分布筋和受力縱筋抗彎、水平鋼筋抗剪,,需要進行正截面抗彎承載能力和斜截面抗剪承載能力計算,,必要時,還要進行抗裂度或裂縫寬度的驗算,。剪力墻必須依賴各層樓板作為支撐,保持平面外穩(wěn)定,。在樓層之間也要保持局部穩(wěn)定,,必要時還應進行平面外的穩(wěn)定驗算。 2 .如何判別剪力墻的大,、小偏心受壓,? 答:與偏心受壓柱類似,在極限狀態(tài)下
《高》:剪力墻結構中的剪力墻的設計在7章中有詳細的規(guī)定,。但是,,框剪結構、筒體結構,、復雜結構等結構類型中的剪力墻的設計并未在8,、9、10章中有詳細的規(guī)定。是否認為,,都可以按第7章得規(guī)定來設計,?
抗震設計時,短肢剪力墻的抗震等級應比高規(guī)4.8.2規(guī)定的剪力墻的抗震等級提高一級采用,。(新規(guī)范已經取消)
7度0.1g框架剪力墻結構,,高度96m,28層,,94年設計的,,十多年前施工到7層,然后由于資金問題停工了,,現(xiàn)在想復工,,但是8~28層的圖紙沒有了,甲方想8~28層的重新設計,,設計的時候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1短肢剪力墻結構是近幾年興起的一種介于剪力墻與異形柱之間的新的結構形式,,這種結構形式主要應用在小高層的住宅上,對于小高層建筑結構中采用,,既可以保證結構的剛度,、位移,又可以使室內空間方正合理,。所以短肢剪力墻結構得以普遍應用,。2短肢剪力墻的受力、變形特征類似于框剪結構,。比框架結構的剛度分配,、內力分配更合理,結構的變形協(xié)調導致的豎向位移差別也比框剪結構小,,傳給基礎荷載更均勻,、合理。3短肢剪力墻結構的定義(1)短肢剪力墻是指截面厚度不大于300mm,,各墻肢截面高度與厚度之比為4~8的剪力墻,。(2)當截面高度與厚度之比大于4且不大于8的墻肢兩端均與較強的連梁(連梁凈跨與連梁截面高度之比Ln/hb≤2.5,且連梁高度hb≥400mm)相連時,可以不作為“短肢剪力墻”,,應屬于延性和抗震性能較好的聯(lián)肢墻范疇,。(3)對于L、T,、十字形剪力墻,,兩個方向的墻肢高度與厚度之比最大值滿足4<墻肢長/墻厚≤8時,才為短肢剪力墻,。(4)具有較多短肢剪力墻的剪力墻結構是指:在規(guī)定的水平地震作用下,,短肢墻承擔的底部地震傾覆力矩不宜大于結構總底部地震傾覆力矩的3
我想用ansys模擬剪力墻,,擬采用足尺模型,一般的剪力墻試驗都是采用縮尺模型,,厚度在70到100mm左右,,我的剪力墻里由于有特殊構件,不能在厚度上縮尺(足尺厚度160mm),,并且由于硬件設備有限,,試件只能做的比較小,如果我做一個1000x1000x160mm的試件,,用來分析混凝土強度,、軸壓、縱向配筋率等因素的影響是否合理,,這樣的結果是否有參考價值,,各位大俠請指教,有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