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猜你是想問震中烈度和震級的換算公式,。震級與震中烈度的對應關系有個經(jīng)驗公式表示(相似的地質條件下,,震源越淺破壞程度越大,、烈度越高):震級=0.58震中烈度+1.5由這個公式估算,8級地震對應的震中烈度為11.2度,,6級地震對應的震中烈度為7.76度(注意:這里指震中烈度),。震級每增加一級,所釋放的能量增加30倍,,烈度每增加一度,,地面加速度約增加一倍。6級與8級,,能量相差900倍,,11度和8度,,地面加速度相差8倍呢,。算算看,若把建筑物設防烈度8度誤說成能抗8級地震,,誤差會有多驚人吧,。震級可以用來形容本次地震的能量大小,下圖有震級和能量的換算公式,。比如汶川抗震設防烈度是8度,,2008年汶川地震震中烈度是11度,震級是里氏8.0級,??拐鹪O防烈度我們放最后說。烈度是本地破壞程度大小,,所以是地震發(fā)生后才能評定的,。從抗震設計的要求來看,宏觀標志不能直接應用,,要有表征地面運動的物理量供設計采用,。有些國家的抗震設計規(guī)范規(guī)定了與地震烈度相應的地震加速度,但各國的取值不一,。我們國家的烈度是
PKPM計算參數(shù)中的抗震等級中的應填計算等級還是構造等級呢,?我記得以前參加pkpm培訓課時,老師說應填構造等級,,計算等級應由烈度控制,。但同樣工程,其他參數(shù)不變,,修改抗震等級,,構建內(nèi)力會不一樣,說明抗震等級對結構計算是起作用的,。各位如何正確看待這個問題,,請積極發(fā)表自己的看法,,謝謝!
七度區(qū),,建筑高度不到24米,,局部大跨度。審圖要求抗震等級按照二級,,個人認為可以把大跨度部分的抗震等級設置為二級,,其他部位都是三級,不知道大家遇到這情況都怎么處理的,?
根據(jù)《建筑工程抗震分類統(tǒng)一標準》,,建筑物分四類:甲乙丙丁。不同的建筑分類有對應的抗震設防標準,。對應不同抗震措施,。而根據(jù)《抗規(guī)》,又有抗震等級之分,,一二三四級,,考慮了建筑分類、建筑高度,、烈度,、結構體系等因素。有不同的抗震措施,。[code]我不知道,,干嘛有兩種不同的分發(fā)?抗震等級之分和抗震設防標準之分有什么關系,?[/code]
曾工您好,,我是剛畢業(yè)沒多久的設計小菜鳥,不知道問這個問題會不會太低端了,,還請前輩指點指點,! 問題描述:抗震設防烈度與抗震等級有什么不同,比如說圖紙中設計抗震設防烈度為8度,,那對應的地震等級是多少,? 在此謝謝前輩了!
某設計總圖說上表示:本工程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抗震等級為二級,,請問抗震設防烈度和抗震等級有沒有對應關系?其各自的意義是什么,?
關于地震等級與建筑物抗震設防烈度的計算(匯總)烈度和震級 1,、烈度和震級的關系如下 M=0.58I+1.5 2、烈度和震級的關系如下I=(M-1)X1.53、I=1.724xM-2.57 4,、《建筑抗震疑難釋疑》中提供的公式震中烈度=0.24+1.29x震級 其他地方烈度=0.92+1.63x震級-3.49lg震中距注:M-震級 I-震中烈度
關于混凝土結構的抗震等級和設防烈度的關系,,可參看《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 GB 5001 0-2002 的第 11.1.4 條。(在軟件幫助的附錄里面可以查閱到) 例如:對于框架結構,,(丙類建筑直接按本地區(qū)的設防烈度): 當設防烈度為 6 度時,,高度 ≤ 30m 時抗震等級采用四級,高度> 30m 時抗震等級采用三級,; 當設防烈度為 7 度時,,高度 ≤ 30m 時抗震等級采用三級,高度> 30m 時抗震等級采用二級,; 當設防烈度為 8 度時,,高度 ≤ 30m 時抗震等級采用二級,高度> 30m 時抗震等級采用一級,; 當設防烈度為 9 度時,,抗震等級采用一級。 (其他類別的建筑,,應按現(xiàn)行國家標準《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的規(guī)定調整設防烈度后,,再按本表確定抗震等級),。
抗震等級與場地類別有關系嗎,?比如20米高框架,7度區(qū)(0.15g),,丙類建筑,,在二類場地與四類場地的抗震等級分別是多少?[ 本帖最后由 dhxin 于 2011-5-30 09:50 編輯 ]
目前手頭有一工程,,一棟建筑物框架結構,,長126米,中間高兩端低,,將中間高的部分設縫分開,,兩端建筑物高度20米,中間建筑物30米,,按抗震2010,,中間的抗震等級為二級,兩端的抗震等級去多少,?是三級,,還是二級,出處在那,?謝謝各位
本帖最后由 csccbjs 于 2013-6-30 19:59 編輯 抗震設防烈度6度表示抗震等級幾級,?看結構說明里面都是說抗震設防烈度。
如圖,想請教下大家抗震設防類別和結構的安全等級間的問題(1)這兩個是不是還是有一些聯(lián)系,,這個聯(lián)系大家是怎么理解的,?甲類和乙類是不是安全等級就是一級?(2)抗震設計時結構的結構的重要性系數(shù)是取1.0,,那么此時即使確定結構安全等級是一級,,重要性系數(shù)取1.1,那么這個系數(shù)有什么作用,,在哪里才有可能用到,?最后,討論個實際的例子,,比如學校,,抗震設防類別和安全等級是哪個等級呢,一直對破壞后果很嚴重這些沒有明顯界定的東西不知道怎樣來衡量,?
請問抗震設防類別乙類的高層框架,,地區(qū)是8度區(qū),,現(xiàn)在抗震等級已經(jīng)是一級,提高一度按照9度,,然而9度沒有大于24m框架,,抗震等級如何取值? 謝謝各位大神,。
本帖最后由 helongguiabc 于 2014-4-10 18:31 編輯 昨天看了小李飛刀的答網(wǎng)友問,,其中就有抗震等級的選取問題,此問題有些疑惑,,于是今天查看了相關規(guī)范及資料,,跟大家分享一下,如果有說得不對的地方懇請大家批評指正,。建筑抗震設防分類標準3.0.3第2條強條:11G329-1 P5:全國
如果裙房是框架,,本身抗震等級是三級,;主樓是框剪,其中框架抗震等級二級,,剪力墻抗震等級一級,。那么裙房的抗震等級是二級還是一級?
烈度和震級 1,、烈度和震級的關系如下 M=0.58I+1.5 2,、烈度和震級的關系如下I=(M-1)X1.53,、I=1.724xM-2.57 4、《建筑抗震疑難釋疑》中提供的公式震中烈度=0.24+1.29x震級 其他地方烈度=0.92+1.63x震級-3.49lg震中距注:M-震級 I-震中烈度
各位大佬,根據(jù)GB50223以及抗規(guī),,對于甲乙類建筑,設防烈度為9度時,,應按比9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對于三四類場地,0.15g和0.30g地區(qū),,按照8度 0.2和9度0.4采用抗震構造措施。而抗震構造措施依據(jù)抗震等級而確定,,請問對于9度 所對應的抗震等級為多少,?下圖中的8度 以及9度 是否合理,分別對應哪種抗震等級
本工程是位于非抗震設防地區(qū)的商住樓,高度六十五米,,局部框支剪力剪力墻結構,,無地下室,,轉換層設在三層,??蛑е拐鸬燃墳槎?,底部剪力墻抗震等級為三級。請問抗震等級必須再提高一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