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負筋問題~~~~~~~~~~~~~~~~~~~~~~~~~求解惑
本帖最后由 hdcb550 于 2014-9-25 15:37 編輯 圖一:邊跨負筋長度為直段長度,,因此長度是1150圖二:邊跨負筋長度為梁中心線伸出去的長度,,因此長度是1100圖中梁寬均為200哪種正確?
請教各位大俠,,在板支座處,設(shè)置了非貫通的支座負座,,但垂直于負筋的構(gòu)造分布筋,,哪里有取值依據(jù)呢??一般取為 6@200,,可是我在03g101與04g104,、混凝土土設(shè)計規(guī)范上都沒找到相關(guān)依據(jù),特此請教各位:這樣取的規(guī)范或圖集依據(jù)在哪里????謝謝,!
板負筋的直角彎鉤的計算問題,,是按(1)3.5d計算。還是按(2)板厚度-2倍保護層,。
我的板支座負筋都是φ8@100,還有的是φ10@100,,更大的是二級φ12@100,該如何調(diào)小點呢,,加大板厚,、提高砼等級么?
這篇文章很不錯,,區(qū)分闡述雙向板負筋的分布鋼筋,、單向板分布鋼筋及構(gòu)造負筋,還附有剖面圖,,有利于我們剛畢業(yè)的新手對板結(jié)構(gòu)設(shè)計的了解,,所以上傳和大家分享,如果那位大俠有現(xiàn)場拍的板配筋的照片那就更好了,,也傳上來分享下,。雖然畫板圖時只要再說明里提一下,根本不需要畫分布筋,,但我們要知其難還要知其所以難!
發(fā)一個CAD的板負筋取整的小插件,,用法是 工具--加載應用程序,運行命令 QZ,。原作者不詳,。用來處理PKPM成的板筋圖的長度,非常好用,。
在配板負筋的時候發(fā)現(xiàn)一個問題,,在相鄰兩跨(一跨大一跨小)配筋相同的情況下,,板負筋應做上部貫通,,但問題就是向跨內(nèi)兩側(cè)伸出長度是否要一樣長,因為按照混規(guī)伸入1/4即可,,兩邊跨度不相同,,則肯定兩邊伸入長度不同,但是現(xiàn)在我看好多其他設(shè)計院里要求兩邊不管跨度是否一樣,,都必須對稱伸入跨內(nèi),,以長跨的1/4為準。兩邊伸入長度一樣,,所以我現(xiàn)在很疑惑,,也不知道這是不是規(guī)范、圖集所規(guī)定的,,求各位同仁,、前輩給指點一下,感激不盡,!
問題補充:請問下圖所示的那種板負筋怎么看呢是那一根線所劃到的范圍都是同種板負筋布置方式嗎那基本上是每塊板邊上都有負筋是嗎
在混凝土規(guī)范中,只說多跨連續(xù)板(雙向板)的支座負筋應該覆蓋負彎矩并且在負彎矩區(qū)外還應留有錨固長度,,負筋的從支座邊緣伸入板中的長度該如何確定,,規(guī)范中其它的構(gòu)造鋼筋及間距說得很清楚,我是個新手,,對這個問題不是太明白,,問老員工得到的答案都是:1/4板計算跨度(這是構(gòu)造鋼筋的長度嘛?),,到底如何取值才是正確的,,希望在這里能得到各位高手的指點,謝謝?。,。,。?!
請問大家板的分布筋與負筋的搭接長度是多少,,圖籍和規(guī)范上都沒有規(guī)定,是不是可以參考梁的側(cè)面構(gòu)造鋼筋和架立筋取15d(因為是構(gòu)造鋼筋),,還是按03G101-1的表中取值,,分布筋是構(gòu)造鋼筋可以按非抗震的搭接做吧!??!1
兩個方向的板負彎矩筋在板角處是怎么布置的?(見下圖)需要縱橫兩個方向都布置嗎,?
請問:電算時連續(xù)板的支座負筋是怎么計算的,?就是一大跨板與一小跨板相鄰時,假如大跨板的負彎距是m1(指與小跨相鄰的一邊的負彎距),,小跨板的負彎距是m2(指與大跨相鄰的一邊的負彎距),,m1〉m2。取m1,?還是(m1+m2)/2?還是另有答案,?
這份圖紙的板負筋的標注如下圖: 軸線居梁中,,B1中的負筋有A8@200和C8@150 兩種B2跨度1000,B3跨度1500,,綠色表示剪力墻,,所有框架梁和剪力墻寬度都為200。我認為B1中A8@200的負筋根數(shù)為(1000-100-50-100-50)/200+1=5根(四舍五入)B1中C8@150 的負筋根數(shù)為(1500-50)/150+1=11根,。請問這樣算法正確嗎,?如果錯了,該如何計算,?謝謝,![img]http://i3.6.cn/cvbnm/6e/24/31/4e34c6bde6e90b135f79a47c4f261b10.jpg' />[/img][ 本帖最后由 dongman1314 于 2010-3-27 15:24 編輯 ]
板支座負筋踩成這樣,,會有什么影響
我想問下,板支座負筋的配筋是如何計算的,!?比如圖中 HRB400 10@170和HRB400 8@180是如何通過手算得到的,?還有我看好多圖中板支座負筋兩邊伸出長度都一樣(比如圖中中間板支座負筋),如果相鄰兩板的短邊長度不等,,該按哪邊取值,?我是新手!求解答,!求大神勿噴,,
大家好,我在布左右標注都是540的板負筋,,該怎么布,?我能想到的有幾個方法:1、新建板負筋,,定義屬性左標注540,,右標注540。然后用“畫線布置”的方法從A點拉倒B點,。 再新建板負筋,,定義屬性左標注540,右標注0,。然后用“畫線布置”方法從B點拉倒C點,。2、新建板負筋,,定義屬性左標注54
PKPM出來的板負筋,,左右相等的時候,,經(jīng)常是在中間標一個數(shù),但是就會跟梁線重疊,,因此考慮做個程序,,將文字分成兩邊,每邊數(shù)字是原數(shù)字的一半?,F(xiàn)在程序也有了,,就是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莫名的問題,文字的坐標點控制不對,。另外,,對字體已經(jīng)設(shè)置了字高的情況也會出現(xiàn)bug。這是第一次對著書寫的,,也不知道哪些地方需要改,,懇請各位給點意見程序如下:(defun c:bdf(/ e ent tc newt mc ang st zb zbx zby zg zb1x zb1y zb2x zb2y zb1 zb2) (setvar "cmdecho" 0) (setq e (entsel "\n選擇要對分的板筋: ")) (setq ent (entget (car e))) (setq newt (atoi (cdr (assoc 1 ent)))) (if (/= 0 newt) (progn (setq tc (cdr (assoc 8 ent))) (command
問題補充:板圖紙中只是標注了負筋單根的總長度,,沒有標注單邊長度,,當識別后,負筋長度就變成了每邊標注都是單根總長度了,,這給如何處理
[選擇題]板的負筋、次梁負筋,、與主梁負筋擺放位置正確的是( ),。 A.板的負筋在上,次梁負筋居中,,主梁負筋在下 B.板的負筋居中,次梁負筋在上,,主梁負筋在下 C.板的負筋在下,,次梁負筋居中,主梁負筋在下 D.板的負筋在下,,次梁負筋在上,,主梁負筋居中請說明理由